近日,有关中华田园犬的话题热度飙升,冲上网络热搜。原来,在最近几个月,广州、深圳、长沙等多个城市纷纷宣布对中华田园犬“解禁”,这一举措引发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与讨论。
中华田园犬,作为中国本土最古老的犬种之一,有着悠久的历史,在漫长的农耕社会中,一直承担着看家护院的重要职责,陪伴着一代又一代中国人,堪称历史和文化的“活化石”。然而,由于其基因未经严格选育,存在一定不稳定性,部分田园犬性格难以预测,再加上一些城市流浪犬管理的难题,过去它被不少城市列入禁养名单。
政策转变率先在深圳发生。2024年11月,深圳宣布解除对中华田园犬的禁养令,这一消息令众多爱犬人士欢呼雀跃,也为其他城市做出了示范。紧接着,2025年1月,广州发布通告,将中华田园犬从危险犬名录中移除,允许市民登记饲养。广州相关部门表示,做出这一决定,是基于市民的意见建议、专家调研以及对警情数据的统计分析,同时也参考了北京、上海等大城市及省内深圳、佛山、东莞等地的做法。
时间来到今年6月,长沙也加入了“解禁”行列。6月19日上午,长沙市公安局治安管理支队召开禁养犬只管理专题论证会,市人大代表、动物保护协会负责人、大学教授、疾控专家、农业农村局相关处室负责人、社区工作人员、基层派出所民警等齐聚一堂,经过热烈讨论,大家一致认为,可以将中华田园犬移出《危险犬只目录》。
中华田园犬性格大多温顺、对主人忠诚度高,而且适应能力极强,能够在各种气候条件下生存。从外形上看,它们体型中等,毛色丰富,有黄、白、黑、狼灰、虎斑等多种颜色,嘴短额平,耳朵高且直立或半直立,尾巴形态多样,如金钱尾、冲天尾、镰刀尾等。在农村,它们是农户家中的“好帮手”,守护着家园;在城市中,经过科学饲养和训练,也完全能够融入家庭生活,成为人类的忠诚伙伴。
当然,“解禁”并不意味着放任不管。专家们在论证会上强调,与解除禁养同样重要的,是加强对中华田园犬饲养者的宣传教育,提升市民养犬责任感,引导大家科学饲养与管理犬只,减少流浪犬产生。可以通过举办领养活动、宣传中华田园犬优点等方式,提高市民对它们的认知和接受度。
多地对中华田园犬的“松绑”,不仅体现了城市管理的精细化与人性化,更是对本土犬种文化的认可与保护。未来,随着相关配套措施的完善,中华田园犬有望在城市中拥有更广阔的生存空间,重新走进千家万户,续写其与人类相伴的美好篇章。
倍顺网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