今天就是末伏了,白天的高温依旧猛烈,但早晚已能感受到一丝凉意。这正是身体从“升散”转向“收敛调养”的转折点。
末伏养生讲究清热、健脾、补气,为秋冬健康打好基础的关键期。
为什么末伏必须调养?
残留湿气未清:夏天冷饮、空调积累的湿邪,导致身体困重、舌苔厚腻、大便黏马桶 阳气透支过度:长期出汗多、吹冷风,出现气短乏力、手脚发凉、反复感冒 脾胃功能薄弱:暑湿困脾引发食欲差、腹胀、消化慢,吃补品都吸收不了抓住末伏,必喝这三碗汤
1.除湿汤:赶走夏末残留湿气
湿邪缠身总感觉身体沉重、食欲不振?这杯代茶饮可助你一臂之力:
材料:冬瓜皮、玉米须、桑叶 作用:冬瓜皮利尿排废水,玉米须助湿热随尿排出,桑叶清肝润燥防秋燥。三味结合祛湿、清热、利尿效果显著 适合:吹空调多、吃冷饮狠、小腿浮肿一按一个坑的人展开剩余65%2.补阳汤:补气健运,迎接天凉
夏末补阳正当时,又能避免补益过猛上火:
材料:鲫鱼、黄芪、生姜 做法:鲫鱼两面煎黄,加水和黄芪、姜片同煮1小时,调味即可。 作用:鲫鱼健脾养胃不上火,黄芪补气升阳,提升免疫力,为秋冬少感冒打下基础。3.养胃汤:修复受损的脾胃功能
材料:老鸭、花生、生姜 做法:鸭肉焯水后煸炒出香,加水煮沸后放花生,小火慢炖20分钟即可。 作用:鸭肉养阴益胃、花生健运脾胃,适合脾胃虚寒、消化差容易累的人。末伏养生3大忌,一个都别踩!
1、空调千万别对着吹
末伏温差大,毛孔张开时冷风突袭会让湿气直入体内,损耗阳气。更危险的是:骤冷收缩血管可能诱发心血管风险。
空调建议保持26℃左右,睡眠时可转除湿模式。常待空调房的人不妨煮碗生姜水暖身护阳。
2、午休千万不能省
白天心火旺盛,午时(11点-13点)适当小憩20分钟,可以养心养肾、舒缓心血管压力。特别提醒:午觉不超过30分钟,饭后半小时再休息,避免影响消化。
3、运动要坚持别中断
此时运动能借外界阳气逼出体内寒湿。宜选慢走、八段锦、瑜伽,以微汗为度。运动后切记及时擦干汗水,更换衣物,避免毛孔受风寒着凉感冒。
末伏养生祛湿要"温利"不伤阳,补阳要"清润"不生燥,养胃要"缓补"不滋腻。
这三碗汤操作简单、食材易得,坚持喝到出伏,既清理身体垃圾,又储蓄过冬能量。
最后提醒:食疗仅作为日常辅助调理,不可代替治疗。中医强调个体差异,具体调理需专业辨证。
发布于:广东省倍顺网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